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为其赋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面向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型社会建设。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在政策东风吹拂下,中国东方教育集团(00667.HK)旗下的新东方烹饪教育积极响应,通过专业升级、产教融合等举措,构建起“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为餐饮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技能应用人才。
学生们在新东方烹饪教育中餐实训课堂上认真操作
洞察行业趋势,驱动专业迭代升级
当前餐饮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出技术驱动、消费升级、全球化与本土化融合、绿色可持续发展四大趋势。中国东方教育集团烹饪研究院副院长罗现华表示:“自动化设备和AI辅助研发加速渗透”“健康、个性化产品需求持续增长”,这些变化对烹饪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
面对行业变革,新东方烹饪教育各院校主动推动知识结构多元化,将营养学、食品科学等学科融入教学,培养学生开发健康菜品的能力。同时引入智能化设备教学,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趋势、企业岗位需求同步”。长沙新东方烹饪学校副校长高小亮表示:“学校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培养餐饮行业紧缺型技能人才,服务餐饮经济社会发展。”该校开设的中式烹调、西式面点、西餐料理等专业,均紧扣行业热门趋势,其中中式烹调专业系统培养学生各菜系经典菜品制作、食材处理等核心技能,成为餐饮企业厨师岗位的“人才摇篮”。
除了教学内容革新,科学的调研机制更是为专业升级提供了精准导航,山东新东方技工学校开创的“三线调研”机制,为专业升级提供了精准指引。山东新东方技工学校校长王健介绍道,学校每年都会走访多家头部餐饮企业,并开展多次学生调研,同时对照国家及山东省急需紧缺职业目录,形成专业调整的科学依据。
这一机制在不少校企合作中展现出显著成效。2025年,山东新东方技工学校通过调研山东凯瑞商业集团旗下黑珍珠餐厅,发现高端餐饮对融合菜人才有迫切需求,随即与企业深度合作,将其原料、设备和技术标准融入教学,该专业招生时便获得学生和家长高度认可。
2025年4月,凯瑞企业厨师长到校教学先进实用技术
在夯实传统专业与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各校也将目光投向新兴领域,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的边界。在新兴领域布局上,中国东方教育集团各校聚焦“老年康养护理”“健康膳食管理”等方向,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正如罗现华所言:“新专业开设需紧密围绕行业需求,培养兼具烹饪技艺与营养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种精准对接实现了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高效匹配。”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课程研发需以传统烹饪技艺为根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入流行菜品趋势,并通过智能技术赋能传统技艺升级,实现‘守正创新’。”罗现华说道,这一理念贯穿于新东方烹饪教育的产教融合实践中,通过多元合作模式,让学生既传承文化精髓,又掌握前沿技能。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校企协同的深度合作成为新东方烹饪教育产教融合的显著特色。
据了解,近年来,长沙新东方烹饪学校与费大厨、徐记海鲜、好利来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高小亮介绍道:“各大企业的技术骨干走进校园参与教学,将最新行业动态和实操规范融入课堂。”学校则为企业开设定向班,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受企业文化培训,毕业后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工作,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近年来,长沙新东方烹饪学校已向合作企业输送千余名毕业生。
2024年10月,学生在学校与费大厨共建的定向班课堂上认真学习
除了校企间的协同教学与人才输送,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也是实践育人的重要保障,山东新东方技工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
“我们创新推出‘三级考核’体系,从技术技能、现代餐饮管理能力到出品效能全方位评估学生。”王健表示,2023年,该校联合企业在校内开设实体店,西点学生要完成从制作到销售的完整过程,以销售额和客户满意度进行考核;中餐专业也建有与酒店标准一致的实体店,让学生提前适应真实工作环境。
这些产教融合的模式在具体合作案例中,其成效得到了充分彰显。与兰湘子共建的“三位一体”体系,“1:1还原门店建立校内实景餐厅”,企业厨师长全职驻校教学,学生经技能鉴定合格后直接进入关键岗位;与爱立颂打造的“定向班+门店场景”模式,课程包含70%通识内容与30%企业实战,技能等级证书实现“薪随能变”,真正做到“课堂与岗位零距离”。
江苏新东方烹饪学校教学主管刘意也分享了该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在共定人才培养方案上,学校会了解本地就业政策,针对餐饮业上下游相关产业链进行充分调研,并邀约行业专家受聘为学校专业指导会委员,为学校的专业建设论证把关,以顺利就业、贴合市场需求为教学第一指导方向。
动态优化教学,夯实就业核心竞争力
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离不开科学的课程更新机制作为支撑。
为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新东方烹饪教育通过多维度的教学革新,让学生的技能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罗现华介绍道,中国东方教育集团烹饪研究院采用“每年对30%的课程进行升级”的动态调整策略,更新重点既参考校内师生、用人单位的反馈,分析教学效果与就业匹配度,也依托市场调研数据,时刻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变化。
新东方学生去巴黎贝甜顶岗实习
以课程迭代为根基,教学模式创新成为提升学习效能的核心引擎。
长沙新东方烹饪学校深度构建沉浸式教学体系,将专业教室打造成高度还原的职场实景,从企业级专业设备到标准化生产流程,全方位模拟真实烹饪工作场景。教学环节严格执行六维标准化流程,强调实践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分组实操、轮岗实训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锤炼专业技能,实现从课堂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特色课程的精准设置,则为学生拓宽了就业路径,让他们在就业市场中更具优势。山东新东方技工学校不仅开设糖艺、面塑等非遗课程,还加设淄博烧烤、火锅等贴近市场的项目,贴市场需求,拓宽学生就业面。据了解,该校每年约2000名毕业生中,95%以上服务山东本地经济,多数成为餐饮企业技术骨干。
针对新专业带来的就业方向变化及就业指导,各校区持续创新举措。在江苏新东方烹饪学校,为了让学生对岗位有全方位、客观的认知,学校会把企业的一日工作以视频记录形式做成短视频,在就业课、班会课上播放并逐个讲解。刘意介绍道:“我们学校还尝试引入每周一日试岗环节,通过‘学习-试岗-再学习-归纳总结’的形式,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岗位工作。”
在教学内容与模式迭代升级的基础上,立体化就业服务体系成为学生职业发展的强力引擎。多年来,中国东方教育集团旗下的各院校致力于打造“职业规划教育-校企双选平台-顶岗实习-就业跟踪”的全链条服务闭环,突破传统餐饮行业边界,将就业版图延伸至健康管理机构、智慧餐饮平台、定制化配餐企业等新兴领域。以中国东方教育集团烹饪研究院为例,通过创新开设“定向班”“订单班”,引入权威技能等级认证体系,实现教学成果与就业市场的精准对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职场核心竞争力。
从行业趋势洞察到专业精准设置,从产教融合实践到就业服务保障,中国东方教育集团以“守正创新”的理念,搭建起教育与产业的桥梁。这种以高质量发展赋能学子未来的实践,不仅为餐饮行业注入了人才动力,更成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鲜活样本。
有话要说...